2025年“5·12”国际护士节特别报道——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:白衣路上的追光者
发布日期:2025-05-12 浏览次数:239
一袭白衣,一顶燕帽,是他们的标志;一颗真心,一份责任,是他们的坚守。在医院的每个角落,都有护士们忙碌的身影,他们用温暖的笑容、轻柔的话语,安抚着患者的病痛与焦虑;以精湛的技术、辛勤的付出,守护着生命的希望与健康。
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,中安在线联合阜阳市多家医院推出护士节特别报道。“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的力量,致敬平凡而伟大的护士群体。”
在医疗战线,护士们用专业与温情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。她们的故事里,有初入职场的青涩与迷茫,有面对挑战的勇敢与执着,更有守护生命的担当与奉献。
闫莉:从治疗车后到演讲台前的蜕变之路
晨光洒在输液室的玻璃幕墙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斑。对于闫莉来说,这样的场景总能勾起她二十年前初入职场的回忆。那时的她,是儿科输液室里一名青涩的护士,戴着松垮的护士帽,面对哭闹不止的患儿和焦灼的家长,常常手足无措。
在儿科输液室,静脉穿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。当第二次进针仍未成功,看到年轻母亲眼中打转的泪水,她深刻意识到,护理工作不仅是机械的操作,更是承载着患者及其家庭的希望。这份领悟,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
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,闫莉不断刻苦练习。无数个日夜的努力,终于在2018年医院护士节技能大赛上结出硕果,她荣获了大赛“一等奖”。曾经颤抖的双手,如今能够稳稳地托起奖杯,更托起了患者的信任与生命的希望。
不满足于现有的专业水平,闫莉踏上了外出进修的道路。从安徽省儿童医院到上海儿童医院,再到湖南省儿童医院的PICU,她在顶尖的医疗环境中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边界,学会了敬畏生命,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医院礼堂的演讲声浪唤醒了闫莉内心深处的渴望。她开始尝试从治疗车后走向演讲台前,将护理工作中的感悟与温度通过语言传递给更多人。从最初的紧张局促,到成为全国职工宣讲舞台上的“云宣讲达人”,她用自己的努力,为护理职业赋予了新的内涵。
如今,作为门诊片区护士长,闫莉肩负起了护理管理的重任。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着年轻护士,在她们迷茫时给予指引,在她们沮丧时给予支持。她坚信,护理事业的传承,就是要让每一位护士都能在岗位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骆馨茹: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生命的温柔注脚
八年前,骆馨茹怀着对护理事业的憧憬,踏入了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。从老院区到新区,她骑着车跟在护士长身后,那时的她不会想到,这段旅程将成为她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。
初入临床,骆馨茹经历了从自豪、骄傲到忐忑、紧张的复杂情绪。第一次单独打针时的小心翼翼,第一次被患者夸奖时的欣喜又佯装淡定,第一次参与抢救时的手忙脚乱,第一次直面死亡时的无力感,这些经历让她逐渐明白,护理工作的真谛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。
在日常工作中,骆馨茹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护理细节。给长期住院的退伍老兵扎针前,她会耐心倾听老人讲述当年的英勇事迹;为孤寡老人调暗病室灯光后,她会轻轻拉起床栏;为康复锻炼的老奶奶做完理疗,她会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。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却为患者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慰藉。
作为一名母亲,骆馨茹也面临着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的难题。无数个值夜班的夜晚,她错过了女儿的睡前故事,错过了与家人朋友的团聚。
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时的笑脸,她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除夕夜,她和同事们为病房里的患者送去水饺,陪他们一起观看春晚,让不能回家的患者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。那一刻,她深刻体会到,自己所守护的,是无数家庭的安康与幸福。
如今,骆馨茹已经从一名青涩的护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护理骨干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,将“护士”二字书写成生命最温柔的注脚。
王阿藏:以爱为灯照亮生命旅程
八年前,王阿藏将燕尾帽别在发间,正式成为一名小儿外科护士。晨光中的病房,孩子们的笑声与监护仪的滴答声交织,构成了她职业生涯的独特乐章。
初入职场时,王阿藏也有着诸多担忧与不安。她担心自己的操作不够轻柔,会弄疼患儿,更怕读不懂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背后藏着的生命密码。但在小儿外科的日日夜夜,她逐渐成长为能够为患儿遮风挡雨的守护者。
2022年春天,上海疫情暴发,王阿藏主动加入安徽援沪医疗队,奔赴抗疫一线。在方舱医院,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见证了无数温暖与感动的瞬间。一位上海退休海员石大叔的感谢信,让她深受触动,也坚定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。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,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。
回到小儿外科的病房,王阿藏继续用爱守护着患儿们。一名患先天性肠闭锁的早产儿,曾让她揪心不已。她每天都会早早去查看孩子的情况,见证着他从孱弱到逐渐康复。当孩子终于撤除监护,沐浴在阳光下时,王阿藏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,也让她更加意识到作为一名儿科护士的责任与担当。
在工作中,王阿藏也遭遇过家长的误解与委屈。但她始终坚信,护理不仅是治愈身体,更是守护心灵。当看到曾经护理过的孩子健康成长,当收到患儿和家属的感谢与拥抱,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生命银河里闪烁的星光。
站在护士节的节点回望八年的护理生涯,王阿藏感慨万千。那些口罩留下的压痕、夜班后的疲惫、被患儿抓伤的手臂,都成为了她守护生命的勋章。她愿继续做那个深夜提灯的人,用爱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,也照亮自己的护理人生。
来源:中安在线
记者 张云山 通讯员 叶露露